查看原文
其他

公益机构在行动:青少年中的校园欺凌、性/别教育与LGBT平权|彩虹系列讲座

尊重多元合作 北同文化 2021-01-25


相信每个人在学生时代,都或多或少的经历或目睹了校园欺凌事件,事件的不良影响,不仅仅会体现在受害者身心健康上,也给施暴者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添加了阻力;同样在学校环境中,我们却很少受到系统的性与性别教育,但性暴力、性别歧视、性传播疾病等相关的负面新闻却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,强调了性教育的必要性。

 

那么让我们用下面的两个场景来自测一下,看看你是否了解校园欺凌和性教育呢?

 

场景一


我不知道什么算是欺凌?

 



上初中的小南经常被同学嘲笑是“娘娘腔”,有时候会被班里的一些男生堵在走廊上或者卫生间门口。小南试图跟老师反映但老师没有重视,因此他把他的经历告诉了爸爸妈妈。以下这些小南父母的看法,哪些是正确的,哪些是错误的?

 

A:“这就是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,没必要大惊小怪”

答案:错误的。欺凌的三个要素是“多次发生的”、“不怀好意的”和“力量悬殊的”。[1]我们要分清楚 “被欺负”和“发生冲突”这两件事情,“冲突”发生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,例如两个力气差不多的孩子打架;而“欺负”发生在双方力量、资源或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,例如多人欺负一人、富裕的孩子组成小团体排挤贫困学生等等;小南经历的就是欺凌。[2]

 

B:“既然学校老师都没当回事儿,家长也没必要反应过激”

答案:错误的。我们不能假设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天然地有反霸凌的意识,并且具备处理欺凌事件的能力,他们同样需要培训和支持。成年人要“保持敏感,及时发现,适时干预”[1] ,所以小南的家长不应该完全依赖学校的信息反馈系统。

 

C:“同学们开玩笑是想让小南融入圈子,又没拳打脚踢,是小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友善而已”

答案:错误的。我们不可以把欺凌行为美化成朋友间的“喜欢”或“玩笑”,因为友谊不会用伤害的方式表达出来[2]。另外,不要以为只有肢体伤害才算欺凌,言语欺凌(如恐吓、辱骂、谣言)、关系欺凌(如孤立、排挤)、性欺凌(如强迫裸露)等都是欺凌的形式,并且可能发生在面对面、书信文字或者网络等任何媒介上[3]。小南经历的就是针对性别的言语欺凌。

 

D:“谁没被欺负过?小南的性格太软弱,他应该学会忍受或者还手,别真像个‘娘娘腔’一样”

答案:错误的。我们不可以把欺凌行为美化为“成长中的挫折训练”,忍受并不会让伤害减少、伤痛复原[2];鼓励“以暴制暴”也并不是理性的方法,容易走向极端化带来危险的后果[4]。针对性别特质、性别认同取侮辱性的绰号属于“性别霸凌”的行为[3],小南的家长更不应该默许和迎合。



场景二


从谈性色变到大方谈性?

 



上大学的小黄在学校里选修了一门《性与性别》的课程,回到宿舍和舍友谈起选课的时候,舍友却对此嗤之以鼻,认为这些内容根本不值得花费时间在学校专门学习。那么下面小黄的舍友对于性与性别教育的看法是错误的?

 

A:“这些知识不需要学习,自然而然就会了,或者可以问父母”

答案:错误的。实际上,有57%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和父母谈论过“性”。在有谈。大学生中,性话题的交流频率也很低。而且超过2/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家庭性观念偏向保守的一端,超过1/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性观念很传统[5]。整体上,当代大学生的家庭性教育仍然十分匮乏,所以在学校获得性与性别知识必不可少。

 

B:“我们是男生,根本不会受到性侵犯,很安全”

答案:错误的。男生也要学习保一定护自己的知自己男性受到性侵犯并不罕见。虽然说到性侵,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女性,但实际上,世卫组织曾做过数据调查发出报告指出,在全球范围内每13名男性中就有一位在18岁之前受过性侵犯[6].

 

C: "艾滋病这种疾病离我们很远的,我连一个都没见过"

答案:错误的。其实艾滋病里我们并不遥远,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可能超过我们的预期。据2018年北京市教委通报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6月底,学生艾滋病毒感染总数为722例,分布在北京59所高校中。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11-2015年数据显示,“我国15~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均增长率达35%,65%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~22岁的大学期间,感染者中大学生人数超过半数”,男男同性性行为的安全防护也是值得重要关注的问题。[7]

 

没有人是一座孤岛

 

2000年4月20日,台湾国中生叶永鋕被发现倒在厕所的血泊中,经抢救无效身亡。叶永鋕总是被人嘲笑性别气质“太女性化”,在此之前长期被同学欺负,甚至被强迫脱下裤子“验身”。这起针对多元性别气质的校园欺凌事件,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;经过性平活动家和社会科学界的不断呼吁,台湾的性别教育最终由传统的二元性别延伸为多元性别。2018年,蔡依林和阿信创作了一首歌曲纪念叶永鋕,就有了大家熟悉的《玫瑰少年》。[8]

 

 

台湾性平教育的教材内容[9]

 


让我们把目光移回大陆,针对性少数群体的校园欺凌也是一个急需处理的问题。2015年刘文利和魏重政的调查发现,有近40%的性少数学生受到过言语欺凌,有22.4%受到同伴孤立,还有6%受到过身体伤害的威胁。同时报告指出,对于受到恐同欺凌的学生来说,他们的主观幸福观会更低并且会更频繁地出现自杀的想法。但同语在2016年的调查发现,仅有7%的学校制定了措施反击针对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校园霸凌,而只有不到6%的受害者会向监护人或者学校报告,这其中能中止欺凌行为的也仅有一半。[10]

 

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于2016年发表的《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》报告指出,性别少数群体在学校的可见度非常低,仅近5%会公开自己的身份认同。同时这份报告也认为,将多元性别教育纳入初高中课程标准,让初高中生了解如何正确对待不同性倾向、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知识,有助于提升校园的同志友善度,最终促进中国性少数群体的权利保护。[11]

 




我们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到,反校园霸凌、性与性别教育和LGBT平权事业有着很大的关联性。正如英国诗人约翰·多恩说,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”;不同的群体与现象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一个公益领域的进展会给其他领域的进步提供条件。又如鲁迅所讲,无穷的远方,无数的人们,都和我有关”;无论是做性别平权、反霸凌还是性教育的公益人和行动者,也许都可以从彼此的工作中找到交叉性,或相互影响、或携手合作,创造共融友善的社会环境。

 

 


10月24日,彩虹系列讲座将邀请两位公益人进行一场讨论,他们分别来自反校园欺凌青少年性/别教育这两个领域,会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挑战、策略和期望。我们还会引入LGBTQ+社群的视角,和他们一同探讨不同领域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交叉性,不同公益机构之间是否有着合作的潜能。

 

嘉宾介绍





沈旭(海豚)


光合行动和灵动珊瑚教育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;在儿童、青少年领域从业15年;预防与干预校园霸凌&青少年犯罪领域专家。擅长运用多元艺术、故事、运动、生活疗愈方法帮助儿童、青少年及其家长、老师走出困境。“北京灵动珊瑚教育工作室”和“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”专注于减低儿童遭受暴力伤害的问题,提高伤害发生后的自我复原能力;关注如何预防及干预青少年不良行为倾向、改善儿童保护环境并降低校园暴力发生、促进资源匮乏青少年的社会融入与职业规划能力。


 


王龙玺


原玛丽斯特普中国管理组成员;“玛丽斯特普“(Marie Stopes International)是一家全球生殖健康领域的国际公益组织,其中国代表处重点关注中国未婚青少年、流动人口、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脆弱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。同时,王龙玺也是联合国人口基金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国际助残等多个国际机构项目顾问,《基础性教育指南》的主编,曾参与负责“开得了口”家长性教育课程 、“爱之年华”青少年性教育视频课程、“积极对话”性教育工作者公开课等多个性教育视频课程、手册及教学材料。

 

活动时间


10月24日星期六,14:00-15:30


14:00-15:00 主持介绍&嘉宾分享

15:00-15:30 互动问答

 

活动平台


腾讯会议APP

请提前下载

 

报名费用


20元

 

报名方式


长按扫描二维码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

报名成功后不要关闭页面,

可以直接扫码进入活动群聊

 


彩虹系列讲座


「彩虹系列讲座」是北京同志中心社区运营部新开发的品牌活动。通过邀请不同领域嘉宾,开展与多元性别平等、女权、同志运动有关的系列讲座,满足社群对知识的需求,提升对议题的了解和认识;通过分享运动有关的资讯、进展、运动策略等,赋能社群,动员社群参与行动。


 

参考资料


[1] 光合作用在行动《谢谢你愿意:一起探讨媒体看待校园欺凌的8个角度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Zk9HIe_IS_eAmaHkxp6Sw 

[2] 光合作用在行动《当孩子说“被欺负”,成年人要先明白的5件事|光合讲座分享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mRXgBj0NKcy7ojn33NO9w 

[3] 沈旭、黄烜《关系让校园更美好:减低校园欺凌一线实践者分享报告》,国际计划 https://share.weiyun.com/5W0sv4v

[4] 《校园欺凌不是儿戏,以暴制暴伸张不了正义》,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 http://views.ce.cn/view/ent/201905/14/t20190514_32073626.shtml 

[5] 中国青年网络《庆“性”有你|2019-202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8m_zDPFdqF6JrPUi12mfA 

[6] 维基百科“Rape by gender”词条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Rape_by_gender

[7] 齐齐《高校艾滋病,是你想像的那样么?》,中国发展简报 http://www.chinadevelopmentbrief.org.cn/news-23056.html

[8] 维基百科“叶永鋕事件”词条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1%89%E6%B0%B8%E9%8B%95%E4%BA%8B%E4%BB%B6 

[9] 方君竹《“同志教育”教了变同志?下一代值得什么样的性别观?》,报导者  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homosexual-education-gender-values 

[10] 卫佳铭、奚清逸、蔡佳雯《跟着老师对欺凌说“不”:一场对抗校园性别暴力的试验》,澎湃新闻 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4274092 

[11] 《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- 基于性倾向、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》,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https://www.cn.undp.org/content/china/zh/home/library/democratic_governance/being-lgbt-in-china.html




文案:施远  霍舒同

排版:小周




  近期活动

京城最酷万圣节狂欢Party来了!Are U Ready?

你朝思暮想的彩虹商务酒会,回来啦!

拉拉扯扯:拉拉校园生存指南续集之交友篇


  推荐阅读
志愿者newsletter | 9月志愿者干了啥
科普:没做变性手术,就不是跨性别者
《真心半解》导演:三十年前,我藏在柜子里向自己出柜



点击“在看”和将我们“设为星标

让我们的骄傲被看见

⇣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